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71
作者
奚小环 [1 ]
杨忠芳 [2 ]
夏学齐 [2 ]
李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剖面; 指数模型; 单位土壤碳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P6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文中重点探讨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土壤碳储量的方法。首先提出针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单位土壤碳量(USCA)"概念,用以代表调查数据基本面积单元(4km2)的碳储量,并作为区域和全国尺度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在收集分析14个省市414条的土壤剖面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土壤有机碳(TOC)的垂直分布与无机碳和其他元素不同,存在指数分布规律,运用面积积分运算方法发现利用直线模型计算土壤有机碳库的误差(+20%~+100%)远大于指数模型的误差(-10%~+20%)。因此,文中建议"有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OC)"需使用指数模型拟合后积分求算,而"无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IC)"则使用直线模型,"全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C)"采用两者加和计算。文中还分析了其他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提出氮储量计算需采用与有机碳类似的方法,其他51种元素(氧化物)储量采用与无机碳类似的方案,按照直线模型计算单位土壤元素量和单位土壤氧化物量(USEA)。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
    奚小环
    [J]. 地学前缘, 2008, (05) : 1 - 8
  • [2]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
    于建军
    杨锋
    吴克宁
    李玲
    吕巧灵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 1058 - 1063
  • [3]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碳储量问题——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
    奚小环
    张建新
    廖启林
    陈德友
    白荣杰
    黄增芳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58 - 67
  • [4]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陈安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 804 - 812
  • [5] 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
    邵月红
    潘剑君
    许信旺
    米高奇
    [J]. 土壤通报, 2006, (05) : 1007 - 1011
  • [6]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朱连奇
    朱小立
    李秀霞
    [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 72 - 75
  • [7]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陶贞
    沈承德
    高全洲
    孙彦敏
    易惟熙
    李英年
    [J]. 地理学报, 2006, (07) : 720 - 728
  • [8]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
    曾永年
    冯兆东
    曹广超
    薛亮
    [J]. 地理学报, 2004, (04) : 497 - 504
  • [9]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李忠佩
    李安波
    [J]. 土壤学报, 2004, (01) : 35 - 43
  • [10] 环渤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刘国华
    傅伯杰
    吴钢
    段桂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 1489 - 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