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71
作者:
奚小环
[1
]
杨忠芳
[2
]
夏学齐
[2
]
李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剖面;
指数模型;
单位土壤碳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P6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碳储量问题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这一基本参数的计算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取得了大量高密度和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土壤碳库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文中重点探讨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土壤碳储量的方法。首先提出针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单位土壤碳量(USCA)"概念,用以代表调查数据基本面积单元(4km2)的碳储量,并作为区域和全国尺度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在收集分析14个省市414条的土壤剖面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土壤有机碳(TOC)的垂直分布与无机碳和其他元素不同,存在指数分布规律,运用面积积分运算方法发现利用直线模型计算土壤有机碳库的误差(+20%~+100%)远大于指数模型的误差(-10%~+20%)。因此,文中建议"有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OC)"需使用指数模型拟合后积分求算,而"无机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IC)"则使用直线模型,"全碳单位土壤碳量(USCATC)"采用两者加和计算。文中还分析了其他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提出氮储量计算需采用与有机碳类似的方法,其他51种元素(氧化物)储量采用与无机碳类似的方案,按照直线模型计算单位土壤元素量和单位土壤氧化物量(USEA)。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