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保护还是隐形歧视——以劳动法为例

被引:11
作者
敖双红
机构
[1]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平等; 隐形歧视; 反向歧视; 保护性歧视; 劳动法;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平等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乃历史的重大进步,但正面落实平等的"肯定性行动"却引起负面的后果:反向歧视以及保护性歧视。少数人保护性隔离的法律不仅引起社会的反感,也受到被保护者的批评。因此,特别立法不是主张平等保护的立法者一相情愿的行为,在宪法上正确理解平等原则与平等权、系统保护平等权的相关主体则是首要的,当然,平等是否真正实现还需要多方面综合评价以及回到实践进行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权利视角及其理论基础——以平等理论透视 [J].
吴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3) :60-68
[2]   “平等幻觉”与“勒鲁平等”的当代意义滤析 [J].
周志成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72-78
[3]  
生存权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须贺明著, 2001
[4]  
现代之后[M]. 东方出版社 , 姚大志著, 2000
[5]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6]  
认真对待权利[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 1998
[7]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8]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LudwigVonMises)著, 1995
[9]  
民主新论[M]. 东方出版社 , (美)萨托利(Sartori, 1993
[10]  
论平等[M]. 商务印书馆 , (法)勒鲁(Leroux,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