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榆林沙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王雯
张雄
机构
[1]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灌溉方式; 马铃薯; 生长; 产量; 榆林沙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1 [灌溉制度];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1 ;
摘要
开展膜下滴灌(MG)、露地滴灌(DG)、交替隔沟灌(JG)、沟灌(GA)和漫灌(CK)5种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榆林沙区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1)M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灌溉方式。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株高、茎粗以及叶片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除苗期外,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及SPAD值均表现为MG>DG>JG>GA>CK。(2)在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3)MG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均表现为:MG>DG>JG>GA>CK,MG处理分别较DG、JG、GA和CK增产6.2%、18.3%、29.7%和43.1%,分别较DG、JG、GA和CK增收7.3%、22.5%、41.1%和65.6%,并且分别比JG、GA和CK节水21.4%、30.2%和54.2%,节水效果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4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是榆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