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被引:159
作者
卢锋 [1 ]
李昕 [2 ]
李双双 [1 ]
姜志霄 [1 ]
张杰平 [1 ]
杨业伟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一带一路; 全方位扩大开放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作为东亚与欧洲"中间广大腹地国家"共同谋求发展的宏大规划,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包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广泛系统的合作内容。"一带一路"是中国新时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中国更加重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谋发展的清晰指向,传递出做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短板"以培育全球经济新增长点的新思路,体现了开放国策、外交战略、结构调整、促进增长目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现阶段生产能力在常规制造与建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开放宏观经济领域拥有充裕的国民储蓄与外汇储备资源。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中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靠得力的合作发展伙伴,中国也将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而获得广泛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 / 34+4 +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国追赶的经济学观察.[M].卢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景论析 [J].
阮宗泽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4) :4-20+156
[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J].
何茂春 ;
张冀兵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23) :6-13
[4]   美国亚洲战略的再平衡与中国战略优势再评估 [J].
黄仁伟 .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08)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