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变明 [1 ]
邵宏元 [2 ]
机构
[1]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抗血栓; 梗死部位; 比较差异; 统计学意义; 脑栓塞; 脑病; 梗死灶; 溶栓治疗; 梗死面积; 腔隙性梗死; 皮质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以往多经尸检后确诊。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HI的临床诊断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96 / 69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 [J].
韩瑛 ;
吴晓华 ;
张颖琪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 (01) :50-51
[2]   脑梗塞后出血与梗塞面积及预后的关系 [J].
吉中国 ;
杨东鸾 ;
范璞 ;
吕太聪 ;
冷珍璞 ;
不详 .
山东医药 , 2001, (01) :1-2+10
[3]  
皮质出血性脑梗塞[J]. 张哲成,王纪佐.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