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表水酸化敏感性的区划

被引:9
作者
叶雪梅
郝吉明
段雷
周中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地表水; 酸化; 敏感性; 区划;
D O I
10.13227/j.hjkx.2002.01.004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水体的酸化与集水区的许多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如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基岩中和酸沉降的能力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 .其中 ,土壤的抗酸化能力是关键因素 .因此可以根据集水区土壤、基岩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来评估地表水在不同流量下发生酸化的可能性 .本研究成功地应用已有资料和数据得到了我国地表水对酸沉降的敏感性等级 ,并绘制了地表水酸化敏感性区划图 .结果表明 ,我国大部分地表水对酸化并不敏感 .极易酸化和较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北部地区 ,占所有国土面积的 2 67% ,是该地区强酸性漂灰土、酸性母岩和针叶林植被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酸化敏感性为中级和低级 ,即不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暗棕壤地区和南方富铝土区域 ,占所有国土面积的 1 5 2 % .其余 82 1 1 %国土面积上的地表水对酸化不敏感 ,完全不可能发生酸化 .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土壤的强缓冲能力 ,而在南方 ,石灰质土壤以及耕作农田的广泛分布是最重要因素 .南方重酸雨区由于土壤对酸化并不很敏感 ,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面积水体酸化现象 .由于东北近年来频频出现酸雨 ,因此东北的酸沉降必须及早防治 ,以免出现大面积酸化水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地表水酸沉降临界负荷的区划 [J].
叶雪梅 ;
郝吉明 ;
段雷 ;
周中平 .
环境科学, 2002, (03) :18-22
[2]   中国土壤风化速率研究 [J].
段雷 ;
郝吉明 ;
叶雪梅 ;
谢绍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S1) :1-7
[3]   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 [J].
郝吉明 ;
段雷 ;
谢绍东 .
环境科学, 1999, (04) :2-6
[4]   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 [J].
陶福禄,冯宗炜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9, (01) :15-18
[5]   我国东部七省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 [J].
周修萍 .
农村生态环境, 1996, (01) :1-5
[6]   两广地区水域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区图 [J].
江静蓉 ;
周修萍 ;
秦文娟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119-123
[7]  
广东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1993
[8]  
黑龙江土壤[M]. 农业出版社 ,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局, 1992
[9]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10]  
西藏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