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积极分子的分类及其培育

被引:3
作者
阳信生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积极分子; 组织化; 志愿者; 培育主体; 激励机制; 新农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目前不少农村存在村组干部后继乏人,基层党组织弱化,农村内生积极分子匮乏,外部积极分子的作用范围较小等问题,即农民主体作用的缺失和农村社会内在动力的缺乏。这导致农村集体行动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的缺失,造成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成为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现实因素。为此,应大力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内育外引,拓宽培育内部积极分子和吸引外部积极分子的现实渠道,建立积极分子有效发挥作用的组织平台和动力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及其对策研究 [J].
范柏乃 ;
戴悦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27-134
[2]   关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 [J].
徐庆国 ;
黄丰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7-49+118
[3]   对长沙县村级干部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潘应军 .
文史博览, 2006, (16) :34-35
[4]   论村民自治与社区管理 [J].
党国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20-26+79
[5]   积极分子——观察中国农村的一个视角 [J].
贺雪峰 .
文史博览, 2006, (02) :56-57
[8]   村干部难选的原因及对策 [J].
陈进扬 ;
李洪涛 ;
吴堂清 .
农村农业.农民., 1998, (03) :30
[9]  
内发的村庄.[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