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及RAPD标记

被引:6
作者
张明龙
林宝刚
章徐鸯
崔海瑞
夏英武
机构
[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F2分离群体; 分组分析法; RAPD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陕 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F2 分离群体为材料 ,对F2 分离群体的遗传分离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可育与不育株花器存在明显差异 ,符合 3∶1的分离比例 ,因而推断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受 1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 ,用 1 0 5个随机引物对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进行RAPD分析 ,发现有 6个随机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差异谱带。引物S62 和S74在可育和不育基因池中扩增出单条特异性谱带所代表的DNA序列 ,很可能与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连锁。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RAPD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杂种H9909的纯度 [J].
段院生 ;
刘平武 ;
杨光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301-305
[2]   油菜Polima和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相关基因的序列比较 [J].
王永飞 ;
马三梅 ;
王鸣 ;
郑学勤 ;
谷茂 ;
胡胜武 .
科学通报, 2001, (18) :1559-1563
[3]   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J].
王道杰 ;
王灏 ;
杨翠玲 ;
李殿荣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43-46
[4]   甘蓝型油菜PolCMS育性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J].
王俊霞 ;
杨光圣 ;
傅廷栋 ;
孟金陵 .
作物学报, 2000, (05) :575-578
[5]   改良CTAB法快速提取棉花DNA [J].
宋国立 ;
崔荣霞 ;
王坤波 ;
郭立平 ;
黎绍惠 ;
王春英 ;
张香娣 .
棉花学报, 1998, (05) :50-52
[6]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芸苔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刘公社 ;
赵泓 ;
刘杰 ;
曹鸣庆 .
植物学通报, 1998, (02) :68-73
[7]   甘兰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和保持系陕2B的生化比较 [J].
伊岚 ;
来航线 ;
李殿荣 ;
夏永珍 .
西北农业学报, 1997, (02) :42-44
[8]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田志宏 .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 (02) :73-80
[9]   甘蓝型油菜几个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J].
余凤群 ;
傅廷栋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3) :209-216+301
[10]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J].
傅廷栋 ;
杨光圣 ;
杨小牛 .
作物研究, 1990, (0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