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刘敏 [1 ]
刘安国 [2 ]
邓爱娟 [1 ]
万素琴 [1 ]
刘志雄 [1 ]
机构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水稻; 农业气候资源; 热量资源; 农业界限温度; 积温; 气温日较差;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11.06.01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近50a来湖北省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利用湖北省1961-2008年水稻产区的气象资料,计算了水稻生长季主要热量资源要素包括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时间和积温、气温日较差等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通过8、10、12℃初日提前、稳定通过20、22℃终日推迟、间隔期延长,积温增加,水稻适宜种植期延长;10℃初日至20℃(22℃)终日持续日数在大部双季稻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积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部分地区水稻生长季气温日较差和早稻、中稻、晚稻灌浆期日较差呈减少趋势,西部减少趋势小于东部。可将早熟品种换种生育期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的中熟、迟熟品种,以提高水稻单产;双季稻种植范围可以适当向北部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推移,以提高水稻总产。
引用
收藏
页码:746 / 7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J].
杨晓光 ;
刘志娟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2) :329-336
[2]   季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湖北省为例 [J].
陈正洪 ;
史瑞琴 ;
陈波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911-916
[3]   湖北省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分析 [J].
杨爱萍 ;
冯明 ;
刘安国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6) :771-775
[4]   湖北省双季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游艾青 ;
陈亿毅 ;
陈志军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12) :3190-3193
[5]   水稻生产气象条件分析和最佳植期安排 [J].
刘所波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02) :56-58+65
[6]   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谭方颖 ;
王建林 ;
宋迎波 ;
申双和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19-24
[7]   湖北省近46年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J].
魏宝华 ;
赵家成 ;
刘咏燕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S2) :232-234
[8]   湖北省近45年降水气候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 [J].
刘可群 ;
陈正洪 ;
张礼平 ;
刘安国 .
气象, 2007, (11) :58-64
[9]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纪瑞鹏 ;
张玉书 ;
冯锐 ;
陈鹏狮 ;
张淑杰 ;
武晋雯 .
资源科学, 2007, (02) :74-82
[10]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营养生长期的温光效应研究 [J].
陈恩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