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分布以及炎性因素的作用。方法以33例患者尸检脑血管为研究对象,10%甲醛固定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在Willlis环不同部位的分布,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管壁结构、CD68阳性的炎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结果年龄高、高血压病程长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重,复合型斑块明显增多。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分布依次为基底动脉71%-72%、大脑中动脉67%-70%、椎动脉59%-69%、大脑后动脉40%-54%、大脑前动脉41%-43%。固定后人颅内动脉外径/内径的平均值为基底动脉0.400 cm/0.200 cm,大脑中动脉0.326 cm/0.195 cm,椎动脉0.356 cm/0.186 cm,大脑后动脉0.243 cm/0.140 cm,大脑前动脉0.226 cm/0.120 cm。动脉壁最厚处可为0.500 cm。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闭塞管腔,也可以向管壁外增生而管腔无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多数发生自内膜下,也可以始于肌层和外膜。CD68阳性的炎细胞多数分布在正常管壁与异常管壁交界的部位,也可分布在内膜下或斑块内。肿瘤坏死因子与炎细胞分布不同步:多数分布在整个粥样斑块中,也见于细胞结构正常的动脉内膜下。没有常规危险因素的年轻人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并有大量的炎性因子的表达。巨细胞病毒染色全部阴性。光镜内膜结构正常的管壁上可见血栓形成。结论人颅内动脉中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重。炎性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