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报导1963年4至8月在黔东的印江(东北部)、雷山(东南部)和黔中贵阳及其附近,黔西的兴义、安龙(西南部),黔南的罗甸等地进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区系调查的结果。 2.两栖动物4,700余号,计48种及亚种,隶14属、8科、2目。增加省新记录21种,新种4种:尾斑瘰螈Trituroides caudopunctatus,棘指角蟾Megophrys spinatus,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及安龙臭蛙Rana anlungensis。 3.爬行动物1,107号,计76种及亚种,隶36属、11科、2目。增加省新纪录59种;国内新纪录2种:紫棕小头蛇三岛亚种Oligodon swinhonis tamdaoensis(Bourret)及青脊蛇Achalinus ater Bourret;另有种名未确定的壁虎属1种。 4.根据现有资料,两栖动物中恢复Molge labiatum Unterstein并作为肥螈无斑亚种Pachytriton brevipes labiatus(Unterstein);爬行动物中昆明龙蜥Japalura varcoae(Boulenger)应为一有效种。 5.结合文献资料,全面地分析了贵州省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区系特征,并提出对地理区划的初步意见。贵州省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其中以广布华中、华南区的成分为主体。黔东(印江、雷山并包括北部遵义及中部贵阳等地)、黔西(威宁、毕节及安龙、兴义[南部巴结地区除外])与黔南(罗甸及兴义县的巴结)由于经纬度、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