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施氮对大豆氮素同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徐凤花
崔占利
刘永春
汤树德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微生物系!密山
关键词
大豆; 保护性施氮; 结瘤; 固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高C/N比值麦秸的“氮因子效应”调控土壤(肥料)氮固定-矿化动态作为大豆保护性施氮的手段。从大豆结瘤、固氮活性、木质部溶质氮形态以及植株同化氮量论证了保护性施氮的生物学效应。试验表明,保护性施氮不仅颇大缓解乃至完全消除了氮肥对大豆结瘤和固氮活性的抑制,提高了木质部中酰脲态氮的相对丰度和有机态氮含量,保护了共生固氮体系正常发育及其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又提高了土壤的供氮水平,从而为大豆籽实蛋白质的合成创造了一个根瘤氮和土壤(肥料)氮协调供应的营养条件。因此,在田间施氮20和40kg/hm2条件下,保护性施氮处理比常规施氮处理,秸秆氨产量分别相对提高了5.1和23.0%;种子氮产量分别相对提高了52.4和32.6%。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麦秸和氮肥对大豆结瘤固氮和植株氮形态的影响 [J].
吕晓波 ;
汤树德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9, (01) :99-112
[2]   豆科植物中酰脲含量的测定 [J].
徐志伟 ;
刘承宪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4) :60-62
[3]   秸秆还田对大豆结瘤状况、固氮活性和生育产量的影响 [J].
汤树德 ;
石晶波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6, (01) :9-16
[4]   田间大豆根瘤固氮活性日变化动态的研究 [J].
汤树德 ;
石晶波 .
大豆科学, 1985, (03) :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