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由之路。其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志为 ,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尽可能避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萌发的诸如 :失业加剧、疾病流行、贫民窟泛滥、环境污染严重、犯罪率升高和生态条件恶化等城市病。大城市具有天然的集聚和规模经济效益。如果任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就会重蹈人家的覆辙。但如果我们继续将规划调控的思路局限于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扩张 ,又将无济于事。事实证明 ,这一策略不但无法控制城市规模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其摊大饼式发展的倾向。采用逆向思维———从分析影响中小城市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和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入手 ,利用复杂系统的自组织原理阐述城市内部的企业集群和城市外部的城市集群的发展演进规律 ,从而证明不同规模的城市 (镇 )往往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集群结构 ,具有明显的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耗散系统”。提出了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 ,中小城市 (包括卫星镇和农村小城镇 )“超越”经济规模快速成长 ,有序引导移民、确保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