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9 条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框架的厘定
被引:82
作者:

柏道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黄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刘耀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伍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马铁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王先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地质调查院
机构:
[1] 湖南地质调查院
[2]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中生代;
地质发展;
框架;
湘东南;
湘粤赣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属南岭中段北部,是研究华南中生代构造背景与演化的良好窗口。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区内中生代3个时代花岗岩的时限与构造环境,并结合对区内中生代不同时代陆相盆地和火山岩的性质与形成机制,构造变形和成矿作用的期次与特征等研究,厘定出研究区中生代地质事件序列的框架。从早至晚分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前造山阶段(Ⅰ)、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陆内造山阶段(Ⅱ)、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后造山阶段(Ⅲ)、白垩纪板内裂谷阶段(Ⅳ)等4个大的地质发展阶段,其中陆内造山阶段(Ⅱ)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阶段(Ⅱ1~Ⅱ4)。前造山阶段(Ⅰ)为稳定海相沉积阶段。中三叠世后期(Ⅱ1)为陆内俯冲汇聚高峰期,形成大量NNE向为主的逆冲断裂与褶皱,并使陆壳增厚。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Ⅱ2)挤压相对松弛,大量壳源花岗岩浆形成并侵位(233~210Ma)。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Ⅱ3)为同造山上隆伸展环境,形成NNE向裂陷含煤盆地,高Na低K的拉斑玄武岩喷发。中侏罗世初期(Ⅱ4)为NNE向左旋汇聚走滑造山,发育逆冲断裂且前期裂陷盆地反转成为山前冲断收缩盆地。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后造山阶段(Ⅲ),大量后造山花岗岩侵位(174~135Ma),同时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侏罗纪末期发生过短暂的挤压事件。白垩纪板内裂谷阶段(Ⅳ)形成盆-岭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双峰式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酸性岩脉及具有AA型花岗岩特征的上堡小型岩体等组合。文章最后就华南地区燕山早期构造环境和中生代不同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特征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 [1] 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 629 - 635陈洪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侯明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文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华北燕山造山带结构要素组合[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 315 - 323邓晋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尚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国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和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 306 - 313蔡明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梁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吴德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黄惠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 [4] 南岭东段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杂岩的成因和意义[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 493 - 503陈培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惠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范春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卫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湖南芙蓉锡矿床锡矿石和有关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矿床地质, 2004, (02) : 164 - 175毛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李晓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Bernd Lehmann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陈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蓝晓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魏绍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austhal, Clausthal
- [6] 湖南芙蓉矿田成岩成矿时代[J]. 地球学报, 2004, (02) : 239 - 242罗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蔡锦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 [7] 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菜岭岩体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J]. 中国地质, 2004, (01) : 96 - 100付建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马昌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谢才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张业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彭松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
- [8] 南雄-诸广地区晚中生代盆山演化的岩石化学、运动学与年代学制约[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 1 - 13舒良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邓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谭正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余心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孙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9] 南岭中段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地球化学, 2003, (06) : 529 - 5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培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惠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孟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10]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J]. 地学前缘, 2003, (03) : 209 - 220王德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沈渭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