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5
作者
孔庆玉
龚与觐
机构
[1] 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地矿部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大队,
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岩; 薄层; 下二叠统; 孤峰组; 二叠纪; 泥质岩; 粘土岩; 放射虫岩; 碎屑岩; 下扬子地区; 下扬子区; 地层; 早二叠世; 阳新世; 海绵骨针; 深水沉积; 硅质海绵; 硅质页岩; 巢县; 地质意义; 安徽;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6.05.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皖中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中第一次发现放射虫硅质岩。并在浙江冷坞、江苏吴县见到含放射虫岩石,通过对不同剖面的结构研究,我们认为,巢县地区放射虫硅质岩是原地形成的深水沉积,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其它地区地层中含的放射虫是海潮搬运带去的,不具指示环境的意义。从放射虫硅质岩与含放射虫岩石的形成环境分析,论述了海西运动在下扬子地区的明显表现,即地壳裂陷与海底火山喷发等地质事件,以及对研究二叠纪以后构造发展史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0+526 +5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