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黄河及其河口区铬的形态
被引:4
作者:
黄华瑞
庞学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来源:
关键词:
河口区;
丰水期;
Cr;
河水;
形态研究;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黄河下游及河口区铬的测定结果表明,丰水期不同形态铬的含量均比枯水期高,铬含量的分布与河流径流量、排污量有关。形态研究表明,河水中以颗粒铬[Cr(P)]为主,三价铬[Cr(Ⅲ)]次之,六价铬[Cr(Ⅵ)]最次。近河口区域与河水相似,但在远离河口区域,丰水期Cr(Ⅲ)成为主要形态,Cr(Ⅵ)仍为最次要形态。Cr(Ⅲ)与COD,Cr(P)与COD,及Cr(P)与悬浮体(TSM)均有较好的相关性。Cr(Ⅵ)在河口条件下,可被有机物还原,并被悬浮物吸附而转入沉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96 / 60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