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活断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灾害

被引:37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崔昭文
满洪敏
杜宪宋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2] 山东省地震局 济南
[3] 济南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活断层; 郯城地震; 地震灾害;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5.03.008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有典型性。未来应注意渤海地区地震的群集型活动以及安丘地区和新沂一泗洪地区的强震活动。还应注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地震灾害内容和新的灾害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的特征滑动行为与特征地震 [J].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 .
内陆地震, 1994, (04) :297-304
[2]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及其破裂机制 [J].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赵清玉 .
地震地质, 1994, (03) :229-237
[3]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J].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赵清玉 .
地震地质, 1994, (02) :121-126
[4]  
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J]. 高维明,郑朗荪,李家灵,林趾祥.中国地震. 1988(03)
[5]   郯庐断裂带的分段与沂沭断裂的活动性 [J].
郑朗荪 ;
高维明 ;
郑传贝 .
中国地震, 1988, (03) :129-135
[6]   从地质地貌标志看沂沭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特性 [J].
黄伟师 .
中国地震, 1988, (03) :149-156
[7]   沂沭断裂带大地震复发周期 [J].
林伟凡 ;
高维明 .
中国地震, 1987, (03) :36-42
[8]  
郯庐带地震活动性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魏光兴等著, 1993
[9]  
地震对策[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 1986
[10]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 科学出版社 , 谢毓寿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