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匐柄霉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
田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虫监测与防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田黎
王克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虫监测与防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克荣
陆家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虫监测与防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陆家云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虫监测与防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
中国生物防治
|
1998年
/ 01期
基金
: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
棉株维管束,匐柄霉菌,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抑制作用;
D O I
:
10.16409/j.cnki.2095-039x.1998.01.005
中图分类号
:
S435.612.24 [];
学科分类号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
在离体条件下及棉花植株内测试了匐柄霉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匐柄霉菌的菌丝体或其培养滤液,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和微菌核形成均有影响。将形态发生变异,不能形成微菌核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移至PDA培养基后,其微菌核形成能力不再恢复。匐柄霉培养滤液的抑菌物质受热不稳定,100℃处理10分钟后活性丧失。抑菌物质经硫酸铵、乙醇沉淀初步测定,属非蛋白次生代谢产物。匐柄霉经接种可进入棉株体内,定殖率为75%~100%,分布于棉苗根、茎的维管束组织中。与轮枝菌先后或同时混合接种,匐柄霉可减轻棉花黄萎病的症状,以棉苗栽种前用匐柄霉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沾根处理效果最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