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北部多期、多成因岩溶作用地质—地球化学表征——以中1井为例
被引:43
作者:
钱一雄
[1
]
邹远荣
[2
]
陈强路
[2
]
陈跃
[2
]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来源:
关键词:
中1井;
元素地球化学岩溶作用;
奥陶系;
塔中西北部;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4.006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中1井是一口在塔中西北部的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取得工业油气流突破的重要发现井。对中1井岩心观察、过井的地震剖面、古生物分析和溶蚀—胶结作用成因的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1井T70(相当于志留系底)、T47(相当于上奥陶统底)存在两至三个构造削截—沉积间断面,与加里东中晚期岩溶有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方解石充填物的铁、锰、锶和钡含量相对较低、δ18OPDB为-6.4‰-4.5‰,δ13CPDB为-1.4‰0.5‰,87Sr/86Sr平均为0.7092;而石炭系巴楚组膏岩、东河砂岩、志留系碎屑岩中的方解石胶结物δ18OPDB为-10.5‰-16.1‰、平均为-13.9‰,δ13CPDB为-1.5‰-9.6‰、平均为-4.8‰;87Sr/86Sr为0.7090(志留系)、0.7091(石炭系);研究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准同生期、浅埋条件下混合水以及较短暴露期下大气淡水下的表生溶蚀的多种复合成因,而志留系和石炭系具有大气淡水溶蚀—充填或埋藏成岩作用特征,海西晚期发生了热液—热水交代有关的溶蚀作用;87Sr/86Sr均低于0.7100,表明中1井区经历的大气淡水条件下暴露期相对较短,陆源物质影响较小,因而不具备沙雅隆起海西早期发生的大规模表生岩溶地质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96 / 60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