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经济因素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再就业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张少兰
覃丽红
覃丽玲
机构:
[1]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医院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心肌梗塞/经济学;
社会经济因素;
生活质量;
情绪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经济因素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再就业情况的影响,研究其规律性,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对94例心肌梗死患者出院1年时进行了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healthprofile,NHP)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评估,并调查了他们的家庭月收入和再就业情况。结果:在NHP健康量表评分比较中,经济优越组(月收入≥4247.83元,43例)的精力5.83±1.37、情感3.19±0.76、睡眠7.43±2.52、社会活动1.24±0.38、身体活动1.46±0.49等条目得分明显低于经济一般组(t=2.179~3.176,P<0.01~0.05)。在SCL-90量表评分比较中,经济优越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小于经济一般组(t=2.194~2.907,P<0.01~0.05)。两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再就业例数和再就业率无明显区别,但经济优越组≤1年的再就业例数(40例)和再就业率(93.0%)明显高于经济一般组(χ2=3.984,P<0.05),经济优越组的平均再就业时间为(7.72±1.36)个月/例,明显低于经济一般组(10.56±3.28)个月/例(t=2.245,P<0.05)。结论:经济因素和家庭收入明显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再就业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146 / 4147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