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伦理共同体的重建:从机械结合走向有机团结

被引:35
作者
王露璐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乡村; 伦理共同体; 机械结合; 有机团结;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5.03.023
中图分类号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中国传统村庄共同体在其形成基础、结构特征和指向意义三个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伦理共同体特征。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乡村伦理共同体走向式微。转型期乡村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应通过村庄经济发展、人际关系协调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操作和有效整合,构建一种建立在有机团结基础之上并与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共同体: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及其伦理意蕴 [J].
王露璐 .
伦理学研究, 2014, (06) :77-80
[4]   社区建设中的农民:认知、意愿和公共需求——基于一项全国性的主题调查 [J].
袁方成 ;
王剑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3) :19-26
[5]   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 [J].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3) :2-9
[6]  
共同体与社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滕尼斯, 2010
[7]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8]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 三联书店 , 王铭铭[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