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对小麦的毒性及小麦抗铝机理

被引:14
作者
朱雪竹
董斌
桑伟莲
孔繁翔
王连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关键词
小麦; 铝毒性; 耐性;
D O I
10.13227/j.hjkx.2001.04.008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讨铝对植物的毒作用以及植物抗铝机理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 (pH4 4 )铝胁迫对小麦的铝抗性品系TAM2 0 2和铝敏感品系TAM 1 0 5的根和叶细胞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麦对不同形态铝的吸收 .结果表明 ,小麦主要吸收单核铝 ,抗性品系小麦TAM 2 0 2吸收铝较少 ;在低浓度铝作用下TAM 2 0 2培养后其营养液 pH值显著升高 ;在不同浓度铝作用下 ,铝敏感品系TAM 1 0 5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表明铝对TAM2 0 2的叶片影响小于对TAM1 0 5的影响 .2个品系小麦根细胞壁的组分含量在铝胁迫下发生变化 .在75μmol·L- 1铝作用下 ,TAM 2 0 2中细胞壁的蛋白及己糖和糖醛酸的含量均升高 ,表明铝可能促进细胞壁成分的合成 ,对植物抗铝发挥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特征与聚合铝溶液形态 [J].
卢建杭 ;
刘维屏 .
环境化学, 1998, (06) :576-581
[2]   氧化胁迫下稻苗体内积累的脯氨酸的抗氧化作用 [J].
蒋明义 ;
郭绍川 ;
张学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4) :347-352
[3]   酸雨对重庆几种土壤中元素释放的影响 [J].
周国逸 ;
小仓纪雄 .
生态学报, 1996, (03) :251-257
[4]   水体中铝(Ⅲ)的化学形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刘文新,栾兆坤,汤鸿霄 .
生态学报, 1996, (02)
[5]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