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理分析与政策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岳平
机构
[1]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动态比较优势; 机理分析; 政策建议;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2.15.00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告拓展了比较优势概念的内涵,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恪守静态比较优势之下的分工锁定机制和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机理,从实证上揭示了我国在分享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具有固化分工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被严重高估,导致企业效益差、收入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加、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矛盾的结论;并剖析了制约我国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制约因素。报告分析了我国迈向中上收入阶段过程中,快速变化的比较优势因素和我国比较优势行业变化特征,结合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阶段性变化,提出了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72
页数:3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 [J].
钱学锋 ;
陆丽娟 ;
黄云湖 ;
陈勇兵 .
管理世界, 2010, (07) :18-29
[2]   质疑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假说——基于要素贸易条件的考证 [J].
胡靖 ;
郭玉琴 .
经济管理, 2009, 31 (10) :147-152
[3]   从贸易条件改善看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 [J].
王平 ;
钱学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3) :47-53
[4]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J].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学动态, 2002, (02) :66-70
[5]  
内生比较优势演进的理论与实证[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耿伟, 2008
[6]  
夹缝中的全球化[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英) 卡普林斯基 (Kaplinsky, 2008
[7]  
世界经济前沿问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向阳, 2007
[8]  
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魏后凯著, 2003
[9]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