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蛋白含量的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比较研究

被引:6
作者
许守民
苗以农
朱长甫
刘学军
徐豹
郑惠玉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
关键词
大豆; 种子贮藏蛋白; 亚基; 蛋白积累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1 [蛋白质];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利用SDS-PAGE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比较分析和观察了两个大豆品种(Glycine m ax(L.) Merr.)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子叶发育过程中,蛋白含量高(45% )的“公交8059-3”比蛋白含量低(35% )的“GD-1515”蛋白含量高,且增长速率较快;蛋白质及7S和11S亚基积累的时期较早,尤其是7S的β亚基。电镜观察表明“公交8059-3”蛋白质在液泡中的积累,前期与“GD1515”相似,中期以后的液泡中,蛋白体占整个细胞的比例均高于“GD1515”。这表明:大豆蛋白含量的差异有其生化及结构上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豆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形成及积累规律的初步研究 [J].
张恒善 ;
梁振富 ;
杨玉环 ;
付艳华 ;
吴景贵 ;
裴东红 ;
李维国 ;
逢玉兰 .
大豆科学, 1990, (03) :191-197
[2]   大豆子叶细胞中由液泡发育成蛋白体的不同方式 [J].
郑易之 ;
何孟元 ;
胡阿林 ;
郝水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0, (02) :97-102+171
[3]   大豆贮存蛋白研究 [J].
林忠平 ;
尹光初 .
大豆科学, 1983, (03) :232-237
[4]   应用蛋白染色剂考马斯蓝D—250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J].
李琳 ;
焦新之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6) :52-55
[5]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of 7S and 11S components of soybean storage proteins[J] . Champa Sengupta,Vincenzo Deluca,David S. Bailey,Desh Pal S. Verma.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81 (1)
[6]  
The origin of protein bodies in developing soybean cotyledons: a proposal[J] . Bong Y. Yoo,Maarten J. Chrispeels.Protoplasma . 19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