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研究新技术Minirhizotron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被引:51
作者
周本智 [1 ]
张守攻 [2 ]
傅懋毅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Minirhizotron; 根系; 生态系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047
中图分类号
S714.3 [森林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系是土壤和植物的动态界面,对植物和土壤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根系深处地下,观测研究十分不便,导致根系研究在广度、深度上均落后于地上部分。随着对根系在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碳平衡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根系渐渐成为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Minirhizotron(微根区管或小观察窗)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使根系研究手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根系研究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Minirhizotron技术主要由透明观察管、观测设备和记录设备组成,观测设备曾先后使用了普通镜子、观察镜和相机(或摄像机),记录设备也相应地经历了手工绘制、传统黑白、彩色相片或录像带以及高清晰数字图像。同时,还开发了多种图像自动分析系统,使该项技术日臻完善。Minirhizotron技术可以以非破坏方式,定期对同一根系的出现、生长、衰老、死亡和消失进行连续观察,对根系伸长、根系密度、扎根深度、侧根伸展、分枝特性、菌根特性以及细根动态、根系生命周期和分解等进行观测研究,同时,也可开展根系对不同处理响应的研究。因此,Minirhizotron技术必将在农业、林业和环境等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