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不同类型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蔚漪 [1 ]
范少辉 [1 ]
漆良华 [1 ]
刘广路 [1 ]
余林 [1 ]
黄金华 [2 ]
机构
[1]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2] 福建洋口国有林场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毛竹林; 水源涵养功能; Topsis优劣解距离法;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2.055
中图分类号
S795.7 [刚竹];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Ⅰ)和常绿阔叶林(Ⅴ)为对照,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的林冠层截留、枯落物持水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及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冠截留率排序为Ⅴ(31.33%)>Ⅱ(28.17%)>Ⅳ(23.48%)>Ⅲ(22.88%)>Ⅰ(22.29%);枯落物持水能力排序为Ⅰ(26.8 t/hm2)>Ⅴ(12.1 t/hm2)>Ⅱ(11.3 t/hm2)>Ⅳ(11.1 t/hm2)>Ⅲ(9.2 t/hm2);土壤总蓄水量大小顺序为Ⅴ(1 125.67 t/hm2)>Ⅳ(1 064.30 t/hm2)>Ⅱ(1 050.60 t/hm2)>Ⅲ(1 015.13 t/hm2)>Ⅰ(1 008.87 t/hm2);土壤渗透性优劣次序表现为Ⅴ>Ⅳ>Ⅱ>Ⅰ>Ⅲ。并采用Topsis法对不同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水源涵养功能优劣顺序为Ⅴ>Ⅱ>Ⅳ>Ⅰ>Ⅲ,表明常绿阔叶林的涵养水源综合能力最好,毛竹混交林优于杉木纯林,而毛竹纯林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安徽老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 [J].
徐小牛 ;
邓文鑫 ;
张赟齐 ;
王勤 ;
丁增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1) :177-181
[2]   江宁小流域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黄进 ;
张金池 ;
陶宝先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1) :182-186
[3]   闽北毛竹林的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 [J].
张昌顺 ;
范少辉 ;
官凤英 ;
刘广路 ;
翁玉榛 .
林业科学, 2009, 45 (01) :36-42
[4]   新泰市土门林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的研究 [J].
李延成 ;
程传民 ;
杨吉华 ;
王兴翠 ;
刘培娟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 (01) :69-75
[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研究 [J].
吴钦孝 ;
韩冰 ;
李秧秧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2) :1-5
[6]   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及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杨吉华 ;
张永涛 ;
李红云 ;
夏江宝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141-144
[7]   安吉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J].
蒋文伟 ;
姜志林 ;
余树全 ;
刘安兴 ;
钱新标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1-74
[8]   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 [J].
高成德 ;
余新晓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5) :78-82
[9]   我国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综述(Ⅰ) [J].
王佑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0, (03) :1-7
[1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 [J].
温远光,刘世荣 .
林业科学, 1995, (04) :28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