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识别综述

被引:23
作者
李科星 [1 ]
蒲万芬 [1 ]
赵军 [2 ]
赵金洲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大孔道; 渗透率; 示踪剂; 渗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循环流动,波及效率低。介绍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大孔道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国内外利用试井、测井、岩芯分析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识别大孔道的方法。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油藏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解释理论,研究大孔道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研究设想。准确地识别砂岩油藏大孔道并计算相关参数,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储层,指导油井防砂、调整油井生产工作制度,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封堵剂筛选、封堵工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198 +1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J].
潘和平 ;
樊政军 ;
马勇 .
天然气工业, 2006, (02) :66-68+167
[2]   用试井方法确定注水后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J].
杨士荣 .
油气井测试, 2005, (06) :28-30+73
[3]   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自动拟合方法 [J].
冯其红 ;
李淑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21-124
[4]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J].
吕广忠 ;
张建乔 ;
孙业恒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5, (03) :67-73
[5]   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地下储气库方案设计研究 [J].
杨毅 ;
李长俊 ;
张红兵 ;
刘恩斌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112-114+16
[6]   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的研究 [J].
尤启东 ;
陆先亮 ;
栾志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04-107+111
[7]   大孔道模糊识别与定量计算方法 [J].
刘月田 ;
孙保利 ;
于永生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5) :54-59+95
[8]   大孔道试井理论解释模型 [J].
史有刚 ;
曾庆辉 ;
周晓俊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3) :48-50+84
[9]   孔喉体积定量预测新方法 [J].
何琰 ;
杨春梅 ;
殷军 ;
颜俊华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5-7+5
[10]   根据压汞曲线估算储集层渗透率的模型 [J].
廖明光 ;
李仕伦 ;
谈德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503-5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