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的实体与不道德的个体

被引:32
作者
樊浩
机构
[1]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伦理-道德悖论; 个体-集体-实体; 实体-主体; 伦理实体;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6.05.011
中图分类号
B82 [伦理学(道德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道德哲学体系和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存在一个伦理一道德的悖论:伦理的实体与不道德的个体。在道德哲学中,这一悖论已经概念地潜在,它以伦理的善与道德的善的价值冲突的形式表现。在现实中,这一悖论造成了20世纪严重的文明后果和灾难性的道德悲剧。道德哲学体系与伦理精神,应当完成两次辩证转换:一是由个体到集体再到实体的辩证转换;二是由实体到主体的辩证转换。与此相联系,个人主义便具有两种道德哲学形态,即个体个人主义与实体个人主义。集体的形成,必须扬弃个体个人主义,伦理性是集体中的否定因素,只有将集体发展为实体,才能真正解决个体与整体的矛盾。集体上升为实体的必要条件是精神,准确地说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伦理精神。由实体上升为主体的真义,是实体作为“整个的个体”行动,从而不仅具有实体的伦理性,而且具有作为“整个的个体”的道德性。完成这个转换的关键,是将“道德世界观”推进为“伦理世界观”,形成实体的“伦理世界”的“道德世界观”。实体向主体辩证转换的道德哲学实质,是扬弃实体或集体个人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个体主义.[M].(法)路易·迪蒙(LouisDumont)著;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个体的社会.[M].(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著;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
[3]  
论人的使命.[M].(俄)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
[4]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著;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