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循环NO/ET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王邦宁
张传焕
沈玉芳
刘敏
陈大年
高丹屏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CCU
[3] 合肥
[4] CCU
关键词
氯沙坦;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内皮素; 一氧化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衰 (CHF)的临床疗效及对循环NO和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加用氯沙坦(25~50mg·d -1 ,口服 )或依那普利 (2.5~5mg·d -1 ,口服 ) ,疗程12wk。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NO及ET水平变化。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HF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异常 ,血浆ET及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或P<0.01)。治疗12wk后 ,氯沙坦组心功能改善率为85 % ,依那普利组改善率为84 %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均显著改善 ;血浆ET及NO水平明显降低 (P<0.01) ,NO/ET比值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 ,恢复NO与ET之间合成释放平衡 ,这可能是氯沙坦治疗心衰的重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