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岩中黄铜矿矿石分析和制硫酸铜工艺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朱继存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安山岩,黄铜矿,物相物性分析,硫酸铜,工艺流程,综合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982 [有色及贵重金属矿产];
学科分类号
081902 ;
摘要
安山岩中的黄铜矿是庐江中生代陆相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的原生矿,矿石中主要伴生黄铁矿及少量斑铜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物相分析结果,黄铜矿的粒度很细,只有细磨才能单体解离;它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且与脉石矿物接触疏松,适于粗磨抛尾。物性分析结果,黄铜矿在400~530℃、斑铜矿在450~600℃、黄铁矿在500~680℃氧化分解。实验研究表明,矿石经磨碎磁选,大部分的粗粒级的铁矿物能够回收;粗磨抛尾可获得铜、硫的粗精矿;然后再经硫酸化焙烧、酸浸、过滤、提纯、浓缩结晶可制得工业级硫酸铜。浸渣做炼铁原料,黄钾铁矾做Fe2O3颜料,有时还可回收金、银。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安山岩中含铜氧化矿石物性分析及利用途径探析 [J].
朱继存 .
化工矿产地质, 1995, (04) :265-272
[2]   宁芜马山式黄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 [J].
赵玉琛 .
化工地质, 1993, (03) :169-177
[3]  
矿物差热分析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黄伯龄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