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鬼针草抗炎新成分的药理作用
被引:24
作者
:
王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王建平
张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张惠云
秦红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秦红岩
高玉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高玉敏
周生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周生海
王名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王名州
机构
:
[1]
山东中医学院!济南
来源
:
中草药
|
1997年
/ 11期
关键词
:
鬼针草;
鬼针聚炔甙;
抗炎作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鬼针草中的新天然成分──鬼针聚炔甙(bipinnatpolyacetylenicloside)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壳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至炎的大鼠的白细胞游走,其抗炎效果大多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差异甚至有的作用略强,鬼针草中的黄酮混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
[2]
中药药理实验[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陈奇 主编, 1988
←
1
→
共 2 条
[1]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
[2]
中药药理实验[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陈奇 主编, 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