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类DNA诱导遗传性变异的研究——家蚕DNA对蓖麻蚕的诱变作用

被引:13
作者
陈元霖
郑子修
张汉云
杨连玺
叶文娟
胡钧
黄生民
李绍兰
胡保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 云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蓖麻蚕; 鹤木蚕; 白蚕; 家蚕; 桑蚕; 后代性状; DNA; 转化体; 诱变作用; 遗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不同品系的家蚕中提取DNA或DNA蛋白,并分别注入蓖麻蚕幼虫体内,结果后代发生了幼虫皮斑性状的改变,出现了两种变异个体:一种花蚕,一种花白蚕。后者的幼虫5龄以前有皮斑,5龄期皮斑消失呈白蚕。经过20代(F20)的培育花蚕已成为稳定的转化系。杂交的遗传学分析表明,通过外源DNA作用引起的变异性状的遗传不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将花蚕(转化体)与白蚕(受体)交配的子一代(F1)幼虫呈现花白蚕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53 / 1159+1189 +1189-11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Gene transfer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cytological alterations in the salivary chromosomes of transformed stocks.[J].Allen S. Fox;Juan I. Valencia.Chromosoma.1975, 3
  • [2] 关于家蚕的斑纹自然突变体——黑色斑的遗传
    陆星垣
    杨明观
    [J]. 遗传, 1979, (03) : 6 - 7
  • [3] 蓖麻蚕种选育.[M].张果著;.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