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荀“心性论”与儒学意识

被引:5
作者
林启屏
机构
[1]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心性; 孟子; 荀子;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06.05.005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孟、荀二子,念兹在兹者均在于“价值世界”能否在人间证成之事上。只不过孟子立定心之大根大本,直探价值之超越真实,在扩充之工夫中,昂首人间。荀子则立足世界,以统类之心通贯历史与社会,在大无畏却极具忧患意识中,开展“道”的现世性格。两人虽于“心性”之主张不同,却仍有相补相辅之可能。孟子道心性,强调践形工夫下的价值开显;荀子则重在价值之客观化上,故重视社会实践下的道德行为。两人均是一种“化成世界”的观点,而且是以“价值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孟子内化伸展的学说取向,深化了儒学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荀子则于外向实践的主张里,客观化了价值实践的具体可能。孟、荀二子俱为“儒学意识”作了不同向度的深化和开展,其于儒学之发展,实各有其功,不必强分高下。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荀子新注.[M].(战国)荀况 著;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 注释.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