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全知、人物有限视角与潜藏文本——重读曼斯菲尔德的《唱歌课》

被引:21
作者
申丹
机构
[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北京
关键词
选择性全知; 人物有限视角; 交互作用; 潜藏文本; 深层社会意义;
D O I
10.16430/j.cnki.fl.2005.06.011
中图分类号
I561 [];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20世纪以来,批评界十分关注不同作品之间“人物有限视角”与传统全知模式的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审美效果。但在很多作品内部,出现了“选择性全知”与“人物有限视角”的交互作用,全知叙述者和故事主人公交替充当观察之眼,取得了特定的主题效果。这种情形在现代短篇小说中尤为常见,曼斯菲尔德的《唱歌课》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文从这一特定的角度切入这一作品,深入分析作者独具匠心的叙述手法和结构安排,藉以透视表面文本之下的潜藏文本,揭示文中迄今被忽略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深层对表层的颠覆和反讽对象的置换——曼斯菲尔德《启示》之重新阐释 [J].
申丹 .
外国文学评论, 2005, (03) :15-25
[2]   视角 [J].
申丹 .
外国文学, 2004, (03) :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