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国际通道沿线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董世魁
崔保山
刘世梁
刘杰
朱建军
姚维科
丁宗凯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国际通道; 植物入侵; 道路工程; 环境因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因子对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效应,在滇缅国际通道沿线选取34个样点采集了107个样方,分析了通道沿线紫茎泽兰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公路所在路段、公路类型、公路建设年限、公路工程用地类型及样点与公路的距离等道路因子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存在度(p<0.01或p<0.05),但这些因子不影响紫茎泽兰的丰富度(p>0.05);工程用地类型及离公路的远近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优势度(p<0.05).②大理-丽江段紫茎泽兰的存在度明显低于保山-大理、芒市-保山和瑞丽-芒段(p<0.05),省道沿线紫茎泽兰的存在度明显低于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p<0.05);弃土场和高架桥用地的紫茎泽兰存在度和优势度明显高于其它工程用地类型(p<0.05);紫茎泽兰的优势度随着与公路垂直距离的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③紫茎泽兰的分布受经度、纬度的限制,但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无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总磷与紫茎泽兰的存在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紫茎泽兰容易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生存和扩展.④植被类型与紫茎泽兰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迹地次生灌丛或草地、弃土场荒地等受人类干扰较大的植被或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灌木盖度与紫茎泽兰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自然灌丛覆盖较好的植物群落能够较好地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扩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J].
董世魁 ;
崔保山 ;
刘世梁 ;
刘杰 ;
朱建军 ;
姚维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038-1046
[2]   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及萌发特性 [J].
王文琪 ;
王进军 ;
赵志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982-986
[3]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J].
何大明 ;
吴绍洪 ;
彭华 ;
杨志峰 ;
欧晓昆 ;
崔保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38-344
[4]   地形因素对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影响 [J].
卢志军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61-767
[5]   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特征及道路修建对其影响 [J].
陈辉 ;
李双成 ;
郑度 .
山地学报, 2003, (05) :559-567
[6]   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防治与利用 [J].
姚朝晖 ;
张无敌 ;
刘祖明 .
农业与技术, 2003, (01) :23-28
[7]   紫茎泽兰及其相关品种的地理分布与危害 [J].
王晋峰 .
四川草原, 2002, (02) :49-50+60
[8]   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J].
周俗 ;
谢永良 .
四川畜牧兽医, 1999, (12) :24-24
[9]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J].
强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4) :366-372
[10]   紫茎泽兰个体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J].
刘伦辉 ;
刘文耀 ;
郑征 ;
荆桂芬 .
生态学报, 1989, (01)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