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理性与文化育人之责

被引:36
作者
眭依凡 [1 ,2 ,3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
[2] 北大
[3] 华东师大
关键词
文化育人; 文化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正>一、大学文化理性之重要1936年哈佛中国同学会在哈佛大学建校300周年的一块纪念碑文中写道: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由于文化。国家如此,以文化为灵魂的大学尤其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沉湖而去后,陈寅恪先生分析其自溺原因道:"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文化可以让其熏陶者、追随者、传播者为之殉道献身,足见文化对人的教育之深、影响之甚。大学文化亦然,其在大学的办学治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燃灯者.[M].赵越胜;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美)欧文·白璧德(IrvingBabbitt)著;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理性地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责任 [J].
眭依凡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 (01) :14-19+44
[4]   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人才培养 [J].
眭依凡 .
教育研究, 2006, (08) :15-19
[5]   大学:向科学理性的组织回归 [J].
眭依凡 .
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7)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