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西藏生态退化的人为因子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5
作者
徐增让 [1 ]
成升魁 [1 ]
闵庆文 [1 ]
邹秀萍 [1 ]
陈楠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藏; 生态退化; 人为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GIS空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导致西藏生态退化的人为因子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西藏生态退化的主要人为因子,基建投资的生态效应则较为复杂.藏西北生态退化主要是由自然因子所致.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与年楚河流域中部地区人为因子致使生态退化作用较强.藏东地区生态退化人为因子明显.藏东南地区人为扰动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类活动对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卢松 ;
陆林 ;
凌善金 ;
宣国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65-71
[2]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 [J].
钟祥浩 ;
刘淑珍 ;
王小丹 ;
李祥妹 .
山地学报, 2003, (S1) :1-6
[3]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J].
王万宾 ;
吴薇 ;
孙文长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11) :87-90+97
[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退化特征 [J].
蔡晓布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3, (03) :4-7
[6]   西藏荒漠化及其防治战略 [J].
邹学勇 ;
董光荣 ;
李森 ;
董玉祥 ;
杨萍 ;
靳鹤龄 ;
张春来 ;
程宏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17-24
[7]   人类活动对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罗新正 ;
朱坦 ;
孙广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96-101
[8]   西藏的人口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J].
扎央 ;
罗绒战堆 .
人口与经济, 2002, (02) :3-8
[9]   试论西藏的人口与环境 [J].
陈华 .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1, (03) :29-36
[10]   西藏的贫困、生态与发展探讨 [J].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1, (03)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