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空间的混乱现象——“熵情”——兼分析技术评述

被引:6
作者
宋志军 [1 ]
赵欣 [2 ]
周德 [3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2]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熵情; 经济地理; 复杂系统; 应用; 评价;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6.005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熵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用来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参量,它蕴含着较还原论、确定性理论更为科学的思维范式。而对某一经济地理系统熵情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深入解析其内在特征、运行机制、演变过程。基于此,文章对经济地理事物/系统"熵"发生的背景、存在状态、多组分混乱程度的量化描述及分析原则进行了梳理,目的就是要推动熵情这一概念及其思维范式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进而,文章还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分形、复杂网络、元胞自动机(CA)、仿生技术、异速生长等技术的使用基础进行了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1979—2009年间北京多种发展功能的异速生长——以社会经济功能为主的分析 [J].
宋志军 ;
刘黎明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53-60
[2]   社交网络等级结构与同配性问题研究 [J].
张大勇 ;
何苾菲 ;
陈朴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3, 10 (01) :45-52
[3]   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 [J].
冷炳荣 ;
杨永春 ;
李英杰 ;
赵四东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199-211
[4]   地理数学方法:从计量地理到地理计算 [J].
陈彦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3-119+125
[5]   从智能模拟到智能工程——论人工智能研究范式的转变 [J].
周永林 ;
潘云鹤 .
计算机科学, 1999, (07) :18-22
[6]   人工智能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参加第十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总结报告 [J].
张东摩 ;
李红兵 .
计算机科学, 1998, (02) :5-8
[7]   复杂巨系统科学—— 一门21世纪的科学 [J].
戴汝为 .
学会, 1997, (11) :1-7
[8]  
复杂网络分形性质及应用研究[D]. 魏代俊.西南大学. 2014
[9]  
复杂混沌动力学网络系统的同步及其应用研究[D]. 武相军.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0]  
复杂动态网络同步性能分析[D]. 范瑾.上海交通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