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选直链淀粉含量为中等的籼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被引:75
作者
蔡秀玲
刘巧泉
汤述翥
顾铭洪
王宗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扬州,扬州,扬州,上海
关键词
PCR-Acc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食用品质改良; 籼稻; 蜡质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PCR AccⅠ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区的 6 3个栽培水稻品种 (系 )蜡质基因第 1内含子剪接供体 +1位碱基是G或是T。另外 ,还测定了这些水稻成熟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显示该位置是G碱基的水稻品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 2 0 % ,该位置是T的均低于 18%。在杂交育种过程中 ,这一分子标记可用于预测水稻植株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对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亲本与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亲本之间 5个籼型杂交组合F2 群体的分析表明 ,蜡质基因第 1内含子 +1位碱基是G或是T与水稻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或低是紧密连锁 ,共同分离的。这些结果表明PCR AccⅠ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可用于选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稻新品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测定方法的改进 [J].
申岳正 ;
闵绍楷 ;
熊振民 ;
罗玉坤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1) :60-68
[2]  
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等著, 1990
[3]  
Thethreeimportanttraitsforcookingandeatingqualityofricegrainsarecontrolledbyasinglelocusinanelitericehybrid,Shanyou63. TanV F,LiJ X,YuS B,XuC G,ZhangQ 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4]  
A single base change altered the regulation of the waxy gene at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during the domestication of rice. Hirano H Y,Eiguchi M,Sano 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