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协商议程设置的基本模式研究——典型案例描述与分析

被引:5
作者
杨守涛 [1 ]
李乐 [2 ]
机构
[1]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
[2]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基层协商; 议程设置;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9.01.09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基层协商议程设置指某一问题或事项进入基层协商活动的过程,分析基层协商议程设置是研究基层协商实践的重要视角。文章以问题或事项提出者与响应者的不同以及议程设置温和与否为依据,运用典型案例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将基层协商议程设置分为"内源-外响应-温和"、"外源-内响应有效-温和"、"外源-内响应低效或无效-激进"三种基本模式。这三种基层协商议程设置模式各有其主要特征,各自适用的问题或事项也有差别,每一种模式中利益密切关联者对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的关切度、相关消耗、秩序主导者形象评价也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层协商民主应是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 [J].
杨卫敏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05) :20-24
[2]   政府与公众间的协商不平等问题及其对策 [J].
杨守涛 .
领导科学, 2014, (14) :12-15
[4]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习近平;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  
摆脱贫困.[M].习近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6]  
引导基层协商须把握好七个核心词.[N].杨守涛;.光明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