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

被引:14
作者
安虎森
邹璇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补偿机制; 产权置换;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06.06.001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120404 ;
摘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大型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而企业改革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使得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变少,货币化安置成了各地的自然选择。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难以持久生存,以及农民对征地安置方式和平调村民集体资产行为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等的不满,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根据失地农民收益最大化行为和农民土地使用权赋予产权的实质内涵,首次提出了“产权置换”的失地补偿措施。本文认为,“多重产权置换”措施可以避免简单货币化安置所带来利益冲突,符合人本原则和和谐方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征地制度改革 [J].
张英洪 .
求索, 2006, (04) :24-27
[2]   我国农村征地纠纷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J].
杨秀琴 ;
阮伟致 ;
江华 .
南方农村, 2005, (01) :20-23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J].
葛金田 .
山东社会科学, 2004, (08) :47-50
[4]   政府该为失地农民做什么——对2942户失地农民的调查 [J].
毛峰 .
调研世界, 2004, (01) :28-29
[5]  
产权经济学[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SvetozarPejovich)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