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有机碳作为气候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会领 [1 ,2 ,3 ,4 ]
蒲晓强 [5 ]
覃嘉铭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5]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海洋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石笋; 有机碳; 气候指标; 云南寻甸;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507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利用总碳分析仪对云南寻甸仙人洞1号石笋(编号XR1)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总碳分析仪分析石笋有机碳的方法,并利用寻甸仙人洞XR1有机碳分析结果重建了寻甸地区全新世中期有机碳气候变化模式,其与XR1石笋的氧同位素气候变化模式结果一致。通过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氧碳同位素和石笋沉积速率的对比,发现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氧碳同位素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石笋的沉积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受有机碳对环境响应机理的限制,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没有氧同位素敏感,石笋有机碳含量指标只能定性讨论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6+256 +2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芦思佳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6) :3078-3080
[2]   云南寻甸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变化模式研究 [J].
张会领 ;
覃嘉铭 ;
林玉石 ;
蒲晓强 ;
刘长华 .
热带地理, 2009, 29 (06) :515-519+538
[3]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勇 ;
史学正 ;
赵永存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孙维侠 .
环境科学, 2008, (08) :2314-2319
[4]   北京石花洞石笋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 [J].
贾蓉芬 ;
蔡炳贵 ;
班凤梅 ;
刘德汉 .
地球化学, 2007, (02) :193-199
[5]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 [J].
姜勇 ;
庄秋丽 ;
梁文举 .
生态学杂志, 2007, (02) :278-285
[6]   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层面有机物质的形成时间及机理初探 [J].
班凤梅 ;
潘根兴 ;
王新中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65-268
[7]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脂肪酸的古气候意义 [J].
谢树成 ;
黄俊华 ;
王红梅 ;
易轶 ;
胡超涌 ;
蔡延军 ;
ChengHai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246-251
[8]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99-105
[9]   新仙女木及全新世早中期气候突变事件:贵州茂兰石笋氧同位素记录 [J].
覃嘉铭 ;
袁道先 ;
程海 ;
林玉石 ;
张美良 ;
王福星 ;
王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69-74
[10]  
Bioptical microcycles of laminated speleothems from China and their chronological significance[J]. TAN Ming, QIN Xiaoguang, SHEN Linmei, WANG Xianfeng, WANG Yongjin, LI Tieying, SONG Linhua, WANG Laihong and LIU Dongsheng (LIU Tungsheng) 1. Laboratory of Speleothem and Paleoclimatology , Institute of Ge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29, China;2. Benxi Scenic Spots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Bureau, Benxi 117100, China;3. College of Geography ,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