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资料在中尺度暴雨中的分析和应用

被引:17
作者
何立富
陈涛
谌芸
李泽椿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大气探测资料; β-中尺度对流系统; 混合云回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近几年强化气象业务观测网建设所获得的大气探测资料,包括每小时1次的自动雨量站资料、逐时的GOES-9卫星红外云图TBB资料、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及回波顶高资料,并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月29—30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观测研究。分析表明: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探测资料能较好地描述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同时,停滞在淮河一带的梅雨锋和切变线为此次大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暴雨过程期间,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上共有11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它们是暴雨的直接制造者;此次大暴雨过程主要由2次中尺度强降雨时段组成,中尺度雨团的源地集中在安徽西北部,雨团的发生与β-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有密切关系;雷达回波的分析显示,此次暴雨是混合云降水所致,在层状云降水区中有许多对流云回波,对流回波区和径向速度场所反映的中尺度辐合线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03年7月3日梅雨锋切变线上的β-中尺度暴雨云团分析 [J].
方宗义 ;
项续康 ;
方翔 ;
李小龙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569-575
[2]   一次川东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矫梅燕 ;
李川 ;
李延香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99-704
[3]   MCC和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物理条件差异 [J].
覃丹宇 ;
江吉喜 ;
方宗义 ;
马岚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5) :590-600
[4]   梅雨锋上的三类暴雨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顺利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2) :187-205
[5]   1996年7月洞庭湖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顺利 ;
张庆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21-31
[6]   长江中游一次β中尺度低涡的数值模拟 [J].
王智 ;
翟国庆 ;
高坤 .
气象学报, 2003, (01) :66-77
[7]   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J].
王建捷 ;
李泽椿 .
气象学报, 2002, (02) :146-155+258
[8]   1998年7月22日长江中游中β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J].
徐亚梅 ;
高 坤 .
气象学报, 2002, (01) :85-95
[9]   常规资料揭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流结构 [J].
陶祖钰 ;
黄伟 ;
顾雷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4) :85-92
[10]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J].
胡伯威,彭广 .
大气科学,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