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几十年以来,他们一直将教育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并通过立法确定全国重点院校,从各方面保证这些院校的优先发展;他们采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在印度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学府,并大量向国外派遗了留学生,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方,并随着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适时地重视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印度的高等教育是为少数统治阶级的子女服务的,80%的大学生来自仅占人口总数30%上层社会,穷人根本进不了大学校门;过分引进外国资金和大量派遣留学生使高等院校处于外国资本控制之下,造成了印度政府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和助长了国民的崇洋媚外心理;高速度无计划地发展高等教育,使整个教育结构失去了平衡,严重地影响了普通教育的发展和扫盲工作的开展,也严重地影响和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造成和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在失业大军中的比例急剧上升和大批人才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