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雷向杰
李亚丽
王小宁
许新田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江苏南京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强沙尘暴; 特强沙尘暴; 能见度; 特征分析; 天气形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从陕西1954—2003年所有沙尘暴记录所对应的3次或4次定时能见度观测资料中挑出最小能见度小于500m的作为强沙尘暴记录,小于200m的作为特强沙尘暴记录。然后挑取在一次过程中有3个或3个以上气象站出现强沙尘暴的过程共41次作为强沙尘暴过程,有3个或3个以上气象站出现特强沙尘暴的过程共6次作为特强沙尘暴过程。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陕西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过程最少的时期。陕西强沙尘暴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冬季次之,其中春季4月最多,冬季2月最多。除春季、冬季外,6、11月也有发生。根据41次强沙尘暴过程出现前一日08时500hPa环流形势分析,将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分为蒙古冷(横)槽型、脊前下滑槽型、短波槽东移型和西北气流型4类,其中蒙古冷(横)槽型是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最多的一种形势,占总次数的44%。陕西6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全为蒙古冷(横)槽型。根据地面冷空气入侵陕西的路径分析,将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的冷空气路径分为西路、西北路、北路三条。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沙尘天气年鉴.[Z].矫梅燕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2]   近年来强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张高英 ;
赵思雄 ;
孙建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101-115
[3]   塔里木盆地局地和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研究 [J].
陈洪武 ;
王旭 ;
马禹 .
中国沙漠, 2003, (05) :57-62
[4]   沙尘暴观测及分级标准研究现状 [J].
张广兴 ;
李霞 .
中国沙漠, 2003, (05) :110-115
[5]   河西走廊强和特强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J].
董安祥 ;
白虎志 ;
陆登荣 ;
冯建英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4) :422-425
[6]   宁夏特强沙尘暴气候背景及其成灾规律研究 [J].
赵光平 ;
郑广芬 ;
王卫东 .
中国沙漠, 2003, (04) :86-93
[7]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J].
周自江 ;
章国材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24-1228
[8]   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 [J].
刘景涛 ;
郑明倩 .
高原气象, 2003, (01) :51-64
[9]   北京强沙尘暴史和周围生态环境变化 [J].
陈广庭 .
中国沙漠, 2002, (03) :9-12
[10]   西北地区东部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的建立与分析 [J].
周自江 ;
王锡稳 .
地理学报, 2002, (04) :43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