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次稳定构造盆地天然气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学内涵

被引:9
作者
郑建京
刘文汇
孙国强
曹春萍
胡慧芳
徐永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气盆地; 构造; 稳定性; 稀有气体同位素; 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采自稳定和次稳定盆地的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和中生界天然气的He和Ar同位素,试图用3He/4He值体现的壳-幔挥发分交换信息对我国中部和西部区域的构造活动性作精细分析.鄂尔多斯盆地3He/4He<5.0×10-8,R/Ra为0.01-0.04,平均值为0.031,为典型的壳源He同位素组成;塔里木盆地3He/4He分布相对较分散,塔中油气区和满加尔拗陷区域主要表现为构造稳定区的特征,3He/4He<5.0×10-8,库车拗陷东部牙哈和迪纳油气区3He/4He均<3. 81×10-8,库车拗陷西部3He/4He>5.0×10-8,构造活动性发育强度东部和西部存在较大差异. 塔北隆起区和中新生代以前陆盆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塔西南拗陷以及巴楚隆起发育的和田河气区3He/4He>5.0×10-8,表现出构造次稳定区天然气氦同位素的特征.构造活动相对强烈区阿克1 井天然气4He/4He高达8.33×10-7,说明在天然气形成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慢源He的加入.研究表明,在西部次稳定区,用3He/4He值可以精细划分区域构造的相对活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1 / 9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陆含油气盆地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大地热流密度 [J].
杜建国 ;
徐永昌 ;
孙明良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4) :494-501
[2]   天然气中氦同位素分布及构造环境 [J].
徐永昌 .
地学前缘, 1997, (Z2) :189-194
[3]   中国东部幔源气藏聚集带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31-536
[4]   中国中西部盆地若干天然气藏中稀有气候同位素组成 [J].
徐胜 ;
徐永昌 ;
沈平 ;
中井俊一 ;
胁田宏 .
科学通报, 1996, (12) :1115-1118
[5]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 [J].
沈平,徐永昌,刘文汇,陶明信 .
沉积学报, 1995, (02) :48-58
[6]   中国主要沉积盆地分类 [J].
彭作林,郑建京,黄华芳,刘子贵 .
沉积学报, 1995, (02) :150-159
[7]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动学过程与油气 [J].
郑建京,彭作林 .
沉积学报, 1995, (02) :160-168
[8]   中国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同位素分布 [J].
徐永昌 ;
沈平 ;
陶明信 ;
孙明良 .
科学通报, 1994, (16) :1505-1508
[9]  
天然气成因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学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主编, 2000
[10]  
天然气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M]. 科学出版社 , 马宝林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