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实验室中的伦理参与初评

被引:1
作者
胡明艳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实验室; 纳米伦理; 参与;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
TB383.1 [];
学科分类号
070205 ; 080501 ; 1406 ;
摘要
纳米技术兴起伊始,相关伦理和社会议题就受到了欧美各国政策制定者以及纳米科学共同体的关注,为伦理考量参与技术发展提供了良机。在此背景下,伦理考量走进了一些欧美大学纳米实验室,企图参与纳米科学知识的生产。相关尝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具体操作困难和实验室中人文社会家角色微妙等问题,对此,应增强伦理考量的实践相关性,并鼓励而非强求科研人员进行批判性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早期纳米伦理研究的困境及其化解思路 [J].
胡明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35 (01) :62-68+127
[2]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 [J].
曹南燕 ;
胡明艳 .
科学与社会, 2011, (02) :100-109
[3]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J].
曹南燕 .
哲学研究, 2000, (01) :45-51
[4]   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 [J].
M.邦格 ;
吴晓江 .
哲学译丛, 1993, (03) :35-41
[5]  
What’s Different, Ethically, About Nanotechnology?: Foundational Questions and Answers[J] . Robert E. McGinn. NanoEthics . 2010 (2)
[6]  
Moral Imagination, Trading Zones, and the Role of the Ethicist in Nanotechnology[J] . Michael E. Gorman,Patricia H. Werhane,Nathan Swami. NanoEthics . 2009 (3)
[7]  
The Laboratory Revisited[J] . Robert Doubleday. NanoEthics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