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合成规则的多模型软测量

被引:9
作者
唐苦 [1 ]
王昕 [2 ]
王振雷 [1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交通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
关键词
证据合成规则; 多模型; 数据融合; 仿射传播聚类; 软测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02 [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传统软测量方法存在的预测性能差、融合能力低和适应性不强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D–S)合成规则的多模型软测量方法.首先,利用仿射传播(AP)聚类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多个子模型;然后,利用D–S合成规则得到多个证据概率分配函数,将其作为权值因子对子模型输出进行融合得到多模型的输出,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融合能力;最后,将上述方法用于非线性系统和酯化率的软测量建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模型和传统的多模型软测量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和精度,是一种有效的软测量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AP聚类算法的跳汰机床层松散度软测量建模 [J].
李丽娟 ;
潘磊 ;
张湜 .
化工学报, 2012, 63 (09) :2675-2680
[2]   基于改进聚类和加权bagging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J].
张文清 ;
傅雨佳 ;
杨慧中 .
化工学报, 2012, 63 (09) :2697-2702
[3]   基于向量相似度的多模型局部建模方法研究 [J].
曾静 ;
王军 ;
郭金玉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 (05) :1631-1633+1640
[4]   芳烃异构化过程的多模型建模 [J].
李丽娟 ;
刘君 .
化工学报, 2011, 62 (08) :2350-2354
[5]   基于局部重构融合流形聚类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J].
陈定三 ;
杨慧中 .
化工学报, 2011, 62 (08) :2281-2286
[6]   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ARA发酵过程建模 [J].
李丽娟 ;
宋坤 ;
赵英凯 .
化工学报, 2011, 62 (08) :2116-2121
[7]   基于证据距离和矛盾因子的加权证据合成法 [J].
刘准钆 ;
程咏梅 ;
潘泉 ;
苗壮 .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9, 26 (12) :1439-1442
[8]   基于改进核模糊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研究 [J].
徐海霞 ;
刘国海 ;
周大为 ;
梅从立 .
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 (10) :2226-2231
[9]   基于证据可信度的证据合成新方法 [J].
张盛刚 ;
李巍华 ;
丁康 .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9, 26 (07) :812-814
[10]   基于核模糊聚类的多模型LSSVM回归建模 [J].
李卫 ;
杨煜普 ;
王娜 .
控制与决策, 2008, (05) :560-56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