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对涝害的反应及适应性变异 Ⅰ.模拟涝害胁迫下芝麻基因型间的形态、生物量及产量变化

被引:14
作者
王文泉
梅鸿献
郑永战
张福锁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
[2] 不详
[3] 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关键词
芝麻; 耐渍性;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在大田人工淹水条件下研究了5种芝麻基因型对渍害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心叶缺铁性黄化,新生根产生,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下降,植株茎延伸生长为典型的渍水胁迫症状;芝麻对渍水敏感期为初花期,生育早期渍水驯化能显著改善芝麻的耐渍性。基因型间,野芝7号耐渍性最强,心叶黄化不明显,新生白根数多,产量损失很小,相对产量为0.967,生物量下降后恢复能力强。豫芝1号、武昌九根头新生白根较多,生物量下降后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相对产量较低,分别为0.428和0.626,耐渍性较好。丹巴格心叶黄化较明显,白根量少,生物量能部分恢复,相对产量0.813,具中度耐渍性。遂平小籽黄心叶黄化快,基本无白根发生,产量损失大,相对产量0.338,耐渍性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芝麻渍涝灾害及减灾措施 [J].
陈和兴 .
中国油料, 1993, (04) :72-72
[2]   芝麻的耐涝性与基因型及根系活力的关系 [J].
柳家荣 ;
屠礼传 ;
徐如强 ;
郑永战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1993, (03) :82-86
[3]   芝麻渍害及耐渍性研究现状 [J].
张秀荣 .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11) :12-25
[4]   芝麻耐涝品种根系的初步研究 [J].
丁法元 .
中国油料, 1984, (02) :27-31+102
[5]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