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在大田人工淹水条件下研究了5种芝麻基因型对渍害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心叶缺铁性黄化,新生根产生,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下降,植株茎延伸生长为典型的渍水胁迫症状;芝麻对渍水敏感期为初花期,生育早期渍水驯化能显著改善芝麻的耐渍性。基因型间,野芝7号耐渍性最强,心叶黄化不明显,新生白根数多,产量损失很小,相对产量为0.967,生物量下降后恢复能力强。豫芝1号、武昌九根头新生白根较多,生物量下降后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相对产量较低,分别为0.428和0.626,耐渍性较好。丹巴格心叶黄化较明显,白根量少,生物量能部分恢复,相对产量0.813,具中度耐渍性。遂平小籽黄心叶黄化快,基本无白根发生,产量损失大,相对产量0.338,耐渍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