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陆边缘渣滓溪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27
作者
何江
马东升
刘英俊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渣滓溪锑矿带;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6.0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66 [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通过控矿地层和矿床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后指出,湘西元古界板溪群发育的Sb、Au矿化与控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高离散性、多峰态分布特征相协调。由沃溪Au-Sb-W矿化到渣滓溪Sb矿化,其矿化流体的∑S浓度显著降低,大气降水的比例不断升高。成矿流体的∑S浓度及成矿温度是控制渣滓溪Sb矿化及湘西Sb、Au矿化分带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江南金成矿带层控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J]. 马东升,刘英俊.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4)
[2]   湖南省锑矿成因及找矿方向的探讨 [J].
杨舜全 .
湖南地质, 1986, (04) :12-25